首聯(lián)先介紹女子的居所環(huán)境:“草綠長門掩,苔青永巷幽?!遍L門即漢代京城長安的長門宮,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后即居于此;永巷,也在長安,漢代幽禁妃嬪或宮女的地方。這兩個具有特定含義的處所,暗示了詩歌的主題。這里,暮春時節(jié),“草綠”、“苔青”,景色凄清;再加上門扉長掩,庭院幽深,氣氛更為凄苦。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和痛苦的內(nèi)心,已不言而喻。這兩句看似平平敘述,但因為恰到好處地用了兩個典故,就使詩句涵蘊深遠,意思婉轉含蓄,同時暗中巧妙點題,為全詩奠定了傷感、失落的基調。首聯(lián)對環(huán)境作了渲染,頷聯(lián)即正面描寫這位女子:“寵移新愛奪,淚落故情留。”一位遭受遺棄而淚流滿面的女子的形象畢現(xiàn)于紙上。這兩句中,雖有對其外貌的描寫,但著力揭示她的看似矛盾而實際統(tǒng)一的兩種內(nèi)心活動。一種是失寵后的怨恨心情:從“移”字、“奪”字中,可以看出她對男子的抱怨之意,和對“新愛”深深的憤恨。另一種是對男子的眷戀心情:她在失意之后,滿腹委屈,不禁傷懷落淚,對男子雖有不滿和抱怨,但更多的還是惦念著舊情,她追憶著從前美好的愛情生活,希望能夠重歸于好。詩人在這一聯(lián)中,先由心理入手,重點展現(xiàn)女主人公恨、愛交織的內(nèi)心活動,入情入理,細致入微。
頸聯(lián)進一步用景物作為映襯,進一步渲染她在遭受遺棄之后的孤苦?!疤澍B驚殘夢,飛花攪獨愁?!鄙弦痪鋵懰趬糁姓c男子相會,溫柔繾綣,卻被啼鳥驚醒。她眷戀著夢中柔情,眼前卻只留下令人傷神的記憶,一個“驚”字,顯出鳥鳴聲令人厭惡,襯出女主人公的心情的惡劣。下一句說,在夢醒之后,于百無聊賴之中,望著滿院的飛絮落花,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以及如水逝去的年華,不禁心亂如麻,在失落中又增加了無盡的愁思。飛絮落花,本易使人傷感,一個“攪”字,更現(xiàn)出心緒的紛亂,詩人在這一聯(lián)中用反、正映襯的手法,把自然景物巧妙地與主人公的主觀感情聯(lián)系起來,情景觸為一體,這位女子的滿腔愁怨和孤凄之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至此,人物形象借助心理的刻畫,表現(xiàn)得極為生動,呼之欲出。在尾聯(lián)中詩人繼續(xù)深入描寫女主人公內(nèi)心活動,留下深長的余味?!白詰z春色罷,團扇復迎秋?!被昧税噫兼ピ娨??!段倪x》中有托名班婕妤的《團扇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這是借團扇以自憐,表達了深恐情緣徹底繼絕的憂慮。女主人公在滿懷孤凄中,感嘆自己虛度了美好春光。春去夏來,天氣轉熱,她希望自己像團扇那樣,得到主人的眷顧。但是她又想到,即使重新獲得主人的寵愛,也會像團扇一樣到秋天就要被捐棄。兩句從簡約的筆墨中,隱隱傳達出了復雜的思想感情,既有自傷自嘆,也有自憐自慰,更有迷茫悵惘之感,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被表達得淋漓盡致,從而喚起了人們對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這一聯(lián),“春色罷”與首聯(lián)的“草綠”、“苔菁”暗中照應,“團扇”、“迎秋”又與頷聯(lián)中的“淚落故情留”相承,并且又是對“啼鳥”、“飛花”一聯(lián)的自然收結,使得全詩結構謹嚴,讀來一氣流走,渾然無跡。
胡應麟在《詩藪》內(nèi)編中說:“唐人句律有全類六朝者,杜審言:‘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杜審言處于六朝余風向唐詩轉變時期,不可能盡脫六朝余習,但其詩又與六朝詩歌的辭藻靡麗、內(nèi)容浮淺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從此詩看,音律和諧,色彩清新明麗,語言華美工巧,已分明是唐代律詩,并且,此詩首聯(lián)即用工對領起,一路精整,到最后散結,既精嚴又自然,不留雕琢的痕跡。如“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一聯(lián),情景交融,與女主人公的身世、心理十分貼切,且“驚”字、“攪”字下得較重,在兩句中顯得很有骨力,雖有“啼鳥”、“飛花”字樣,卻并不柔弱、綺麗,而是透露出一種剛健有力、清新俊逸的氣息,與六朝句律迥然有別。
他一生沉淪不遇,對社會現(xiàn)實有著深切的體會。詩中通過對女子心理的細致刻畫,在情景交融中塑造了豐滿的藝術形象,同時也十分真切地表達了他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遭受貶謫的苦悶和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