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寫于閩中巡視途中。南劍:宋時州名,州治在南平(今福建南平市)。據(jù)王象之《輿地記勝·南劍州》:“劍溪環(huán)其左,樵川帶其右,二水交通,匯為澄潭,是為寶劍化龍之津?!保ㄢ艆⒁姳酒ⅱ郏╇p溪樓:在南平城東,因有劍溪及樵川二水在此匯合而得名,為當(dāng)時的游覽勝地。名篇杰作,抒壯志難酬之憤。起處喚劍清掃妖氛,志壯氣豪,籠蓋全篇。以下疊層鋪敘,一語一轉(zhuǎn)一步一頓挫,寫出既圖覓劍報國,又因現(xiàn)實(shí)冷峻而憂讒畏譏之情。情與景會,誠是“峽束蒼江”,“欲飛還斂”姿態(tài)。據(jù)此,下文遂有比況元龍之想,“千古興亡”之慨。結(jié)韻一片“斜陽”,深寓國憂,而終興歸去之念。如言蘇詞清雄,則稼軒此類詞最當(dāng)“沉雄”二字。
②西北浮云:喻中原淪陷。倚開長劍:語出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
③“人言”三句:據(jù)《晉書·張華傳》及《拾遺記》載,晉人張華看到斗宿和牛宿之間常有紫氣,向雷煥請教。雷煥說:這是寶劍神光沖天,寶劍當(dāng)在江西豐城地區(qū)。于是張華派雷煥為豐城縣令,前去尋劍,果然從地下覓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得一把。張華死后,劍隨之失蹤。雷煥死后,其子佩劍過延平津(即劍溪),寶劍忽從腰間躍出,飛入水中。及入水尋找,不見寶劍,只見雙龍各數(shù)丈,盤曲潭底。頃刻間,水面上光彩照人,波浪翻騰。光焰:即指地下寶劍生出的紫氣。
④“我覺”三句:描繪雙溪樓夜晚景象,有隱喻現(xiàn)實(shí)嚴(yán)酷冷峻之意。
⑤“待燃犀”四句:想點(diǎn)起火把,窺潭覓劍,卻怕惹起水底妖魔興風(fēng)作浪。燃犀:點(diǎn)燃起犀牛角。傳說燃犀照水,能使妖魔顯出原形。據(jù)《晉書·溫嶠傳》載:江州刺史溫嶠兵回武昌,路過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人言水中多妖。溫嶠燃犀下照。不久,見水中諸怪趕來滅火。魚龍:即指水中妖魔,喻朝中群小。慘:狠毒。
⑥“峽束”三句:謂劍溪、樵川二水匯合后,奔騰欲飛,但受峽谷約束,不得不有所收斂。束:束縛、制約。蒼江:青色的江水。對起:指兩山對峙。危樓:高樓,即指雙溪樓。斂(liǎn臉):收斂,此指水勢緩和。
⑦“元龍”三句:以漢代陳登自喻,思清淡高臥。元龍高臥:參見前《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注⑦。冰壺涼?。╠iàn電):一壺冷酒,一領(lǐng)竹席。
⑧“千古”三句:謂登樓遠(yuǎn)眺,感慨萬千。登覽:登樓覽勝吊古。
⑨“問何人”三句:試問何人在斜陽下、沙岸邊,卸帆系舟。纜:系船用的纜繩。
-----------轉(zhuǎn)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祖國的壯麗河山,到處呈現(xiàn)著不同的面貌。吳越的柔青軟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 ;閩粵的萬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羅的武庫。古來多少詩人詞客,分別為它們作了生動的寫照。作者的這首詞就是一篇杰作。宋代的南劍州,即今延平,屬福建。這里有劍溪和樵川二水,環(huán)帶左右。雙溪樓正在二水交流的險絕處。要給這樣一個奇峭的名勝傳神,很不容易。作者緊緊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點(diǎn),那就是“劍 ”,也就是“千峰似劍 ”的山作了全力的刻畫。而劍和山,又和作者融在一起,上闋一開頭,就象從天外飛來的將軍一樣,凌云健筆,把上入青冥的高樓,千丈崢嶸的奇峰,掌握在手中,寫得寒芒四射,凜凜逼人。而在宋室南渡時,作者一人支柱東南半壁進(jìn)而恢復(fù)神州理想,將其又隱然蘊(yùn)藏于詞句里 ,這是何等的筆力?!叭搜源说亍币韵氯?,從延平津雙劍故事①翻騰出劍氣上沖斗牛的詞境 。又把山高 、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匯集在一起,以“我覺”二字領(lǐng)起,給人以寒意搜毛發(fā)的感覺。然后轉(zhuǎn)到要“燃犀下看”(見《晉書·溫嶠傳》),一探究竟 ?!帮L(fēng)雷怒,魚龍慘”,一個怒字,一個慘字,緊接著上句的怕字,從靜止中進(jìn)入到驚心動魄的境界,字里行間,跳躍著虎虎的生氣。
下闋頭三句,盤空硬語,實(shí)寫峽、江、樓。詞筆剛勁中帶韌性,極富烹煉之工。這是用了柳宗元游記散文的文筆來寫詞的神技 。從高峽的“欲飛還斂”,詞人從熾烈的民族斗爭場合上被迫退下來的悲涼心情?!安环粮吲P,冰壺涼簟 ”,以淡靜之詞,勉強(qiáng)抑制自己飛騰的壯志。這時作者年已過了五十二歲,任福建提點(diǎn)刑獄之職,已是無從施展收復(fù)中原的抱負(fù)了。以下千古興亡的感慨,低徊往復(fù),表面看來,情緒似乎低沉,但隱藏在詞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懷國事的憂憤。它跟江湖山林的詞人們所抒寫的悠閑自在的心情,顯然是大異其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