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曾伯[宋]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數(shù)家。平崗盡茅葦,沃壤舊桑蔴。短樹巢歸燕,荒城宿亂鴉。興亡誰與問,馬首夕陽斜。
- 李曾伯[宋]
煙云作嶂松作關(guān),夜深迫人星斗寒。分明已在天上坐,不可更作人間看。須臾睡去復(fù)睡覺,仿佛前身在巖壑。洞門鎖鑰呼未應(yīng),時有天香暗飄落。
- 李曾伯[宋]
子在衡州我桂州,兩州相望共承流。天回北斗又華旦,人立東風(fēng)正黑頭。新歲五更三節(jié)序,老夫六十二春秋。何時共對屠蘇飲,應(yīng)念孤云為倚樓。
- 李曾伯[宋]
夜來一雨洗驕陽,軋軋籃輿趁曉涼。過眼幾多山應(yīng)接,轉(zhuǎn)頭二十里相望。煙橫夾道松交翠,水拍連疇稻半黃。轍跡平生今始到,元知樂土是江鄉(xiāng)。
- 李曾伯[宋]
底事元戎輟上流,揚州勢更重荊州。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釋楓宸北雇憂。白羽一揮新玉帳,朱簾半卷舊紅樓。此行整頓乾坤了,公袞萊衣正黑頭。
- 李曾伯[宋]
偶因萸菊到城頭,手?jǐn)垶t湘一片秋。西北黃塵甭遠(yuǎn)徼,東南紫氣盛中州。眾山環(huán)拱皆衡麓,一水橫陳是橘洲。且酌芳樽酹千古,去來鷗雁自沉浮。
- 李曾伯[宋]
蒼蒼仙種自誰栽,一度秋光兩度開。故遣寶花裝世界,重教金粟見如來。香於月下開樽對,意似霜前把菊催。生怕重陽風(fēng)雨近,亟須領(lǐng)略莫遲回。
- 李曾伯[宋]
戰(zhàn)場千古地,咫尺是京河。遠(yuǎn)磴連荒壁,深林長亂柯。路迷人跡少,草密獸蹄多。憶著中原事,令人撫劍歌。
- 李曾伯[宋]
公余贏得片時休,徙倚危亭豁倦眸。屹屹獨存今岳阜,滔滔不盡古湘流。猶看雪意微茫在,頓覺春光駘蕩浮。舉酒莫論今古事,只將身世付沙鷗。
- 李曾伯[宋]
足跡初來劍北州,試登危棧瞰江流。萬山西接地窮處,一水東歸天心頭。欲訪肴函無健馬,相忘楚漢付輕鷗。丈夫要了中原事,未分持竿老釣舟。
- 李曾伯[宋]
天風(fēng)吹我上高峰,上到山頭日未中。便可高眠莫歸去,人間易得鬢成童。
- 李曾伯[宋]
楓染{拖去扌加酉}顏菊亦酣,霜天風(fēng)味飽相諳。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來來塞以南。云外數(shù)峰輕抹翠,雨余一水碎挼藍(lán)。肩輿催問誰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 李曾伯[宋]
怪得虛檐寂溜聲,起來云淡月微明。只消一夜西風(fēng)力,盡掃千山宿霧清。農(nóng)舍少酬終歲望,客途似過小春晴。枝禽亦似欣欣意,飛入煙林自在鳴。
- 李曾伯[宋]
鯨浪中間一島居,往時千慮笑狂愚。伏波方略今堪擬,渤海聲名斷與俱。小丑當(dāng)從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雙旌整頓雙泉了,歸佐清朝澤廣區(qū)。
- 李曾伯[宋]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雁聲秋信北,鴉背夕陽西。岸遠(yuǎn)舟逾小,水高山陡低。家鄉(xiāng)天際是,何日賦歸兮。
- 李曾伯[宋]
十年復(fù)此主文盟,喜得名邦歲貢英。宴啟鹿鳴珠照乘,堂開鵬運玉連城。梅花雪里傳魁信,桂子風(fēng)前送客程。若到天庭問南事,細(xì)陳長策為銷兵。
- 李曾伯[宋]
暑雨祁寒路兩經(jīng),二童一馬影冷竮。檐花夜滴溪添綠,云葉暮橫山減青。箬笠芒鞋今古道,竹籬茅店短長亭。未妨老子登臨興,解卻征鞍且暫停。
- 李曾伯[宋]
不見松庵又幾年,書來云欲卜新椽。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結(jié)緣。多謝烹魚勤客遺,薄言騎鶴寓腰纏。惜無廣廈嘆顏力,姑用長安作酒錢。
- 李曾伯[宋]
人物從來盛楚南,新元詔士奉芝函。身逢熙運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好趁驛格催騎策,歸來官柳映袍藍(lán)。池邊相祝趨聞喜,剩取宮花一雜簪。
- 李曾伯[宋]
心已灰如鬢已皤,迫人桑蔭疾於梭。更嘗萬事不為少,恍悟一身猶是多。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公余幸喜邊烽靜,且對樽前浩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