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曾伯[宋]
雙湖真澤國,千載相公祠。中有釣魚者,問之俱不知。
- 李曾伯[宋]
黃葉滿林霜尚輕,蓼花披岸水猶生。坐邀一段瀟湘勝,元出鈞陶手作成。
- 李曾伯[宋]
白鷺洲邊多古寺,翠微陰里盡人煙。當(dāng)時曾對掀髯笑,今問老龍何處眠。
- 李曾伯[宋]
江湖已老猶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聊挹層巒薦湘菊,一時人在小壺天。
- 李曾伯[宋]
客纜相銜系柳邊,不禁雪浪苦粘天。尋常溪口魚暇賤,今度船留倍索錢。
- 李曾伯[宋]
準(zhǔn)擬新煙定到家,可憐漂泊對風(fēng)沙。見他紅雨飛籬落,憶殺小園桃杏花。
- 李曾伯[宋]
綠柳橋頭舊酒爐,幾番艤棹勞篙夫?;幸娠L(fēng)撤青簾去,敲盡荊扉閉不酤。
- 李曾伯[宋]
夜色昏昏帶遠煙,誰家燈火待歸船。小遲月上風(fēng)須息,且伴白鷗今夕眠。
- 李曾伯[宋]
邊湖六六片時程,況可籃輿度岸行。西舫東船從此辦,任他風(fēng)浪與陰晴。
- 李曾伯[宋]
淳熙公論盛槐門,文獻依然故笏存。晉世昔聞期畢萬,魯人今喜見臧孫。交游半是清流望,趨向難為俗子論。久客諸侯寧郁郁,公卿元自出藩垣。
- 李曾伯[宋]
留臺雄峙渚宮邊,江漢中間別一天。號令半皆歸后務(wù),規(guī)模幾不減中權(quán)。況從席上分鄒湛,細(xì)向樓頭訪仲宣。為報荊人好相慶,幕中無事帥垣賢。
- 李曾伯[宋]
幕底從游數(shù)月間,孤燈凍飽相嘆。平生得此於人寡,舉世如斯知己難。舍我遽輕千里別,祝君惟有一分寬。楊花正怯春歸去,忍向南關(guān)送客看。
- 李曾伯[宋]
幾歷藩垣一節(jié)勤,歸來兩地會風(fēng)云。調(diào)知白雪陽春別,香到黃花晚節(jié)聞。夷鍬猶知問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臺躔夜折空追嘆,留得甘棠滿楚鄖。
- 李曾伯[宋]
早年公已阿戎知,幾與征西履屐隨。百六椽間無足紀(jì),二三子側(cè)每相思。重來荊渚平生若,寧復(fù)苕溪一見之。哀此哲人今已矣,詩兮豈但哭吾私。
- 李曾伯[宋]
客心似向漢槎來,便盍觀光近斗臺。王儉池邊新節(jié)物,劉郎觀里舊根栽。饒人老月添春好,特地癡云際晚開。明歲傳柑天上宴,馬頭猶記渚宮囘。
- 李曾伯[宋]
多謝孀娥得得來,肯陪綠鬢映黃臺。剪成絳蠟燈間艷,移向青油幕底栽。萬目競拚通夕看,兩眉贏得片時開。祗憐人亦牽絲戲,任向當(dāng)場弄幾囘。
- 李曾伯[宋]
本因累土作層臺,巧匠俄為阜堆。碧落界邊將塔對,蒼蕪斷處送山來。狀成一段林巒勝,欠得幾株松桂栽。夕照未沉明月上,倚闌正爾可徘徊。
- 李曾伯[宋]
小亭八尺石為臺,占綠圍中作翠堆。一片閑云難畫去,四時野色入詩來。氣凌月觀身曾到,夢托云根手自栽。更出城樓一頭地,夕陰含雨肯低徊。
- 李曾伯[宋]
是山來自古,與世類相忘。雨染新苔翠,風(fēng)吹老柏香。神仙多漢魏,祠像半隋唐。幾許煙霞侶,相從老此鄉(xiāng)。
- 李曾伯[宋]
迥絕塵埃表,寧無造物司。鹿馴貪客過,龍老惡人窺。丹去爐仍在,云生洞愈奇。歸舟天盡際,杖履復(fù)何時。